哪个能想到,一向是汽车圈的优等生,目前能落到这个地步?
日前,多家媒体报道:今年5月以来,极氪汽车被指出通过直营店铺体系,将很多已投保过户的库存汽车当作新车,以“限时打折”等说话的艺术兜售给不知情的买家,引发很多投诉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一操作手法与极氪于2024年12月在深圳和厦门出现的公司户销售量异常现象相互交织,不只涉嫌欺诈买家,更将“0公里二手车”这一隐秘方法推至前台,充当起虚增销售量的违规工具。
有意思的是,不少揭秘出来的都是比较权威的媒体,记者声称,从多家投诉平台和买家处获得的信息显示,极氪的这套操作在全国多地上演:贵州、重庆、广州等地的买家在支付定金、筹备提车时,发现自己购买的“新车”竟已购买过交强险,甚至已完成过户登记,沦为不折不扣的“二手车”。当他们需要维权退赔时,总是会遭到推诿或拒赔。
事实上,“0公里二手车”并非什么新鲜事,特别是伴随长城汽车魏建军对于“0公里二手车”的公开炮轰,更将这一车企销售量增长的“灰色地带”摆上了台面。
对于车企来讲,这种“0公里二手车”可以暂时提高销售量,导致销售量数据的“暂时兴盛”,而对于买家来讲,买到的这种“0公里二手车”总是价格会低于市场价,甚至很实惠,对于像占实惠的人来讲,也会会不在乎。
但,问题主要有两方面,一是商家为了卖车,只说底价,但不告知买家是二手车,涉及销售欺诈,二是“0公里二手车”,没“首任用户的电池终身质保、免费充电等权益”,买了这种车,就是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。
在海量新能源车企中这种现象多少都存在,无论是传统厂家,还是新权势中都有存在,可以一定的是,出现这种现象的车企绝不是只有极氪一个品牌。
而针对此次“0公里二手车”风波,极氪汽车也没正面回话,有关媒体揭秘现象是不是“另有隐情”尚未可知,大家还是应当以官方回话为准。